活动计划

关于活动计划模板锦集八篇
日子在弹指一挥间就毫无声息的流逝,我们又将迎来新的喜悦、新的收获,此时此刻我们需要开始做一个计划。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计划很难写?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活动计划8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活动计划 篇1一、活动目标:
为了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进一步推动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音乐氛围。使学生在良好的音乐氛围中提高自己的音乐素质和音乐修养。同时,也为了迎接一年一度的艺术节,在艺术节中取得优异的成绩,特组织了舞蹈兴趣小组。希望通过每周一次的训练,使学生初步了解、掌握舞蹈的基本训练,让学生通过活动,注意自己的基本形态,学习一些简单的舞蹈步伐,培养对舞蹈的兴趣爱好,同时也对舞蹈表演所比备的软度、开度,以及训练方法进行初步的了解,为今后的舞台表演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活动措施:
舞蹈兴趣小组的活动必须与音乐教育的基本任务合拍,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面向全体学生,做到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凡参加舞蹈兴趣小组的学生,不论水平高低,要保护其积极性,使其认识到兴趣小组活动的意义和作用,从而主动积极地参加。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精心组织,实施分层指导并采取多种形式,因材施教,因人而异,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竞争感,使潜在的智慧和舞蹈才能得到自由地发展。
三、活动安排:
周 次 活动内容
第1、2周
中间活动(碎步、前碎步);地面练习(胸部练习、勾绷脚、双吸腿);扶把练习(体态、推脚背脚尖、正步半蹲);中间练习(正步半蹲、绷脚走步)
第3、4周
中间活动(跑跳步、绷脚走步);地面练习(转头、肩、前压腿);扶把练习(推脚背脚尖、正步半蹲、正步半脚尖起立、正步小跳);中间练习(踏点步、手臂练习)
第5、6周
中间活动(行进踏步走);地面练习(勾绷脚、腰部练习、正步吸腿、开度练习);扶把练习(正步半蹲、正步吸腿、小八字步半脚尖起立);中间练习(原地吸腿步、正步小跳、后踢步跳组合)
第7、8周
中间活动(后踢步跳);地面练习(勾绷脚、转头、双吸腿);
扶把练习(体态、推脚背脚尖、半蹲、一位擦地);中间练习(半蹲、手臂练习)
第9、10周
中间活动(正步吸腿);地面练习(勾绷脚、肩、盘腿竖叉前压腿、躺地45度前踢腿);扶把练习(脚位、半蹲、一位擦地);中间练习(正步半脚尖加压脚跟、绷脚走步)
第11、12周
中间活动(正步吸腿跳);地面练习(转头、勾绷脚、团身吸腿、盘腿横叉旁压腿、躺地45度旁压腿);扶把练习(体态、推脚背脚尖、半蹲);中间练习(绷脚走步、横磋步)
第13、14周
中间活动(前后点地走);地面练习(勾绷脚、肩、后弯腰、躺地45度踢后腿);扶把练习(一位擦地、半蹲、一位小跳)
中间练习(一位擦地、一位半蹲、手臂练习)
第15、16周
地面练习(转头、肩、开度练习、躺地前90度吸抬腿、躺地旁90度吸抬腿、后弯腰);扶把练习(一位擦地、踮步、后踢步跳)
第17、18周
地面练习(勾绷脚、团身吸腿、盘腿竖叉后压腿、躺地旁90度吸抬腿、俯卧抬后腿、躺地踢腿);扶把练习(转头、脚位、一位擦地、一位小踢腿);中间练习(手臂练习)
第19、20周
复习检查
活动计划 篇2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实施新课程理念,立足于三年级教学情况的实际,以课堂教学为重点,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展开听课、说课、评课一体化的教研活动,加强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改革,深化语文课堂教学改革,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突出学生综合能力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工作目标
1、组织组内教师认真学习新课标,以标准为标准实施教学。
2、认真贯彻《教学常规》,督促组内开展集体备课,督促教师充分利用教育资源,提高备课质量。
3、积极开展小组合作教学研究活动,组织有效的听课、评课活动。
4、定期开展教学情况分析、交流研讨活动,做到经验分享,取长补短,集思广益。
5、三年级作为承上启下的中年级段,要继续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主要工作
(一)加强学习,更新观念。
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领会新的课程标准带给我们的新要求,在明确总的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的前提下,弄清本年级段的具体教学要求,熟悉、研究教材,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以及各部分教材积极推行课程改革,根据三年级语文教材特点,加强口语交际及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研究,大面积地采用现代教学手段,进行有效教学的课堂研究。
(二)重视常规,提高质量。
1、以教材为凭借,尝试单元整体教学的方法,掌握中段教学重点、难点,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教会学生默读、品读、研读,努力提高学生阅读水平,抓好识字教学、阅读教学、中段作文教学,扎实教学,夯实基础。
重视写字教学,指导学生写好字;培养学生认真听、仔细听,边听边记的好习惯;培养学生多读、认真读的好习惯;培养学生说话完整、清楚的习惯;让写作成为学生的一种兴趣,为以后的篇章作文打好基础。
2、作业要求全批全改,教师批改规范,重视学生作业订正辅导工作,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3、根据学校工作安排,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发挥班级的图书角和图书馆图书借阅的作用,让每一位学生都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从读书中收获知识、明白事理、陶冶情操,让读书成为每一位学生终身学习的自觉行为,从而全面提高每一个学生的语文素养。
4、关爱学生,尊重学生,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关注学困生,不让一位学生掉队,做到共同发展、进步。
(三)加强研讨,共同进步。
1、教研组每位教师均应用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充分利用周三教研活动时间,教师间相互合作,共同研究,及时沟通研究中遇到的问题,解决难题,使教研活动能真正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理论水平,促进教师教研的水平和能力的提高。
2、开展听课、评课活动,形成更为浓厚的教研风气;重视教学过程的反思,课后教师认真地反思教学过程,及时地把教学中点点滴滴的感受写下来。
四、具体安排:
九月:(1)制定三年级组语文教学计划,做好开学工作。
(2)规范教学常规,正常开展教学研讨活动,制定语文教学计划。
(3)组织学习研讨三年级教材特点、目标。
(4)研究和学习新教材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的教学特点和相关策略。
(5) ……此处隐藏5411个字……",当教师拿着拴线的沙包在圆中心旋转时,幼儿围着大圆圈跑,当教师收起沙包自己原地转圈时,幼儿围着大圆圈走。
4、教师说:"小沙包,走直线,跳一跳,跑回来?"幼儿沿直线走过去,跑回来。
教学建议:教师可以再画一些S、C等曲线或∧、M等形状,供幼儿练习走和跑。
二、教育活动
设计思路:
最近,幼儿园的楼道里安装了一只粉红色的米老鼠挂钟,可爱的外形、摇动的钟摆激起孩子的喜爱之情,还联想到自己家里各种各样的钟。看到孩子们对钟产生了这么大的兴趣,我就把歌曲"钟"预设到课程中来。
歌曲"钟"的歌词内容浅显易懂,对于中班年龄段的孩子来说没有难度,但歌曲中的"滴答……"和"铛……"两个有节奏的象声词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是非常感兴趣的,所以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本园创新教育的课题,我从另一角度去剖析教材,通过音乐活动使孩子积极地尝试运用自己的感官、动作、乐器等语言和非语言方式来表达和表?"钟"的音乐形象,从而激发孩子认识钟和探索钟的兴趣。
活动内容:音乐活动:钟
活动目标:
1、欣赏熟悉"钟"的乐曲,感知"钟"的音乐形象。
2、会用不同方法表现节奏×× ××︱×× ××︱和××︱××︱
活动重点:会用不同乐器正确地敲打节奏×× ××︱×× ××︱和××︱××︱
活动准备:乐器、钟、音乐录音
活动过程:
(一)猜猜盒子里藏了什么?(钟)
(二)熟悉节奏×× ××︱×× ××︱和××︱××︱
1、模仿钟发出的节奏声,并能听着音乐模仿节奏×× ××︱×× ××︱
2、用乐器学习敲打节奏×× ××︱×× ××︱,并能跟着音乐正确敲打节奏。
(1)个别幼儿尝试用乐器敲打节奏×× ××︱×× ××︱后,集体练习。
师:你是怎么样让小乐器学钟走路的。
(2)集体配乐练习,个别指导后再集体练习。
要求:轻轻地敲打乐器。
3、用乐器跟着音乐正确敲打出节奏
师:它告诉我们几点了?钟现在发出什么声音?(模仿钟点声,练习节奏××︱××︱)我们就用这个节奏来配乐。
(三)欣赏歌曲,愿意用不同动作表现"钟"
1、欣赏教师唱歌二遍,边听边想:假如你是一只小钟,你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表示呢?
2、幼儿听歌曲,互相说说做做。
3、请个别幼儿讲讲做做。
4、全体幼儿一起来学做小钟,教师观察鼓励。
(四)复习歌表演:小鸭呷呷
师:哎呀,十一点了,小鸭肚子饿了,怎么办?(到小河里去捉鱼虾)
幼儿集体复习歌表演"小鸭呷呷",要求幼儿表现出小鸭下水后的欢快情景。
三、区域活动
(一)活动目标
1、在区域活动中,通过幼儿的自主活动,尝试获得知识的
中班半日活动计划(音乐:钟)
方法和途径,培养幼儿自主、独立、坚持、专注、创造等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2、体验和分享同伴的快乐。
(二)活动流程:材料投放→幼儿自主活动→师生分享成果
1、投放材料
美工区:装饰腰带、棒棒糖、印藕
益智区:有趣的贝壳、小动物比高低、苹果排队、拼图
装扮区:娃娃家、穿项链、装扮
生活区:剥毛豆、帮豆豆分家(使用筷子)
阅读区:看图说话、看图书、听故事
结构区:塔
操作区:小动物跳舞(磁铁)、小球比赛跑、站起来了
2、幼儿自主探索活动
(1)游戏《站起来了》:幼儿听口令起立,坐下后教师拿出一篮准备的材料说:"篮子里的玩具宝宝也想神气地站起来,请聪明的小朋友去帮帮它们的忙,好吗?"
(2)幼儿按意愿选择活动区域、内容。鼓励幼儿继续完成自己未完成的游戏内容。
(3)教师观察幼儿个别活动,重点观察操作区"站起来了",鼓励幼儿大胆尝试、探索;了解幼儿困难及如何解决;及时捕捉幼儿的创造,观察投放材料是否适合幼儿。
3、师生分享成果
请幼儿介绍成果,展示作品,同伴分享其快乐,增强其信心、成功感。
四、生活活动
内容:饮食卫生
目标:懂得不喝生水,生吃瓜果要洗净,不吃腐烂食物等。
准备:"对"与"错"的卫生习惯宣传画8张
过程:
1、教师讲自编故事"小红为什么肚子疼?"
2、讨论:小红为什么生病了,她得了什么病。启发幼儿分析各种生病的原因。
3、出示图片,师生判断对错,如吃东西前要洗手√。不洗手拿东西×。
五、午餐
要求:知道吃饭时,要用勺舀适量的饭菜送入口中。
重点:观察归振光、张嘉诚等用餐情况,指导一勺舀适量的饭菜,切忌舀得过满。
活动计划 篇8三年级的孩子,重在阅读兴趣的培养、阅读方法的指导。在新学期里,为了班级的读书活动开展得更有成效,特制定计划如下:
一、 诵读
1. 日有所诵
诵读经典名篇,由老师推荐给孩子。老师选好篇目,做好导读工作,并指导学生阅读。课前开展一分钟美文诵读。
要求做到:
(1)姿势正确:两手持书,头部和身体正直,书和眼睛有适当距离。
(2)发音清晰准确。
(3)朗读中能注意语速、语调。
(4)能表现自己的情感。
2.日有所记
指导学生每天将自己的读书收获写在采蜜集本上,内容可以是“好词佳句”,也可以是“美文片断”,可以是“内容摘要”,也可以是“读后感”,定期评选出最佳读书笔记,全班展览。
二、营造班级读书氛围
1.充分发挥老师的榜样力量,师生共读。
2.有效利用“班级图书角”。由学生自己选出图书管理员,并制定借阅制度。借阅者到管理员处登记,约好还书时间为一周,允许拿回家,但要保护好书籍。
3.好书漂流活动。学生可以拿自己喜欢的书和同学交换。
三、 养成每天读书30分钟的习惯
1.学期初,指导学生和家长一起制定自己个人的读书计划,推荐书目及类别,按读书计划进行阅读。
2.家长根据学生的读书情况(例如遇到不懂的词语是否查字典,读书是否做到边读边思考,是否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等)作出评价(五星),保证每天三十分钟的读书时间。
3.每周至少完成读书笔记一页。利用每周的阅读课小组同学互相交流自己一周读书情况。
四、亲子共读
1.利用家长会,介绍好方法。
2.每天读书半小时,可读书给父母听,也可以与父母共读,还可以听父母读。
3.组建家长读书会,把家长请进课堂为孩子们读书,分享他们读书的快乐与收获。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