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个全覆盖的调研报告

时间:2024-05-22 23:37:33
十个全覆盖的调研报告

十个全覆盖的调研报告

在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我们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报告,报告具有语言陈述性的特点。相信许多人会觉得报告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十个全覆盖的调研报告,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十个全覆盖的调研报告1

今年以来在村委会的组织下,小土城村共同清理了马铃薯窖110个;道路两侧铺设彩砖3900平方米;砌景观长城墙550米;建垃圾地6处;道路两侧植树4000株;建立公共厕所2处;建设文化体育广场,共有XX平方米;河道整治1公里; “五堆”5000方。除此之外,此地新建房140户,改造15户,牲畜棚80户,建设标准化卫生室一处,超市一处,体育广场XX平方米,可供人们平时跳舞,健身,锻炼,是人们的娱乐场所。总投资是万元,补贴万元,实实在在的工作反映出政府百姓民生的重视,读着这些数据,想象着基层干部和村民辛苦的奋斗,我们也意识到“十个全覆盖”确实是一项伟大的工程啊!

新农村的建设应该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村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更简单地说就是“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风尚”。特别是这次的社会实践活动让我进一步开阔了视野,对“十个全覆盖工程”和新农村建设的认识有了新的理念,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结合小土城的新农村建设工作,确实受益匪浅,感触颇深。这也是我们头一次来到农村,以前,我们对于“十个全覆盖工程”可以说是一无所知。进村以后,村里的书记为我们做了一个详细的讲解,我们才有了感性的了解。

来三岔口乡小土城村实地考察,感受到了农村乡下的变化。回学校路上,我把头望向窗外,想起了新闻里那些村官大学生的故事,很多名校大学生毕业后都选择去落后的村落实现自身价值,而我作为一名中学生也想要为国家建设出一份力,把一些贫困的村落发展起来。回过神来,天已经放晴了,太阳也慢慢向西方落下,我想所有的困难目前都是暂时的,风雨之后一定会有阳光,珍惜学习时间,以后做为国贡献之人。

今年是我国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我们伟大的祖国在一次又一次战争中最终取得了胜利。我国坚持发展的路线是农村包围城市。所以只有城市带动农村发展,我国经济社会才会发展,人民经济生活水平才会提高。

作为一名高中生,我们一定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积极参加社会活动,为国家的繁荣昌盛而奋斗。

十个全覆盖的调研报告2

自治区党委政府从今年开始,在全区范围内实施农村牧区“十个全覆盖”工程(农村牧区危房改造、安全饮水、嘎查村街巷硬化、村村通电、村村通广播电视通讯、校舍建设及安全改造、嘎查村标准化卫生室、嘎查村文化活动室、便民连锁超市、农村牧区常住人口养老医疗低保等社会保障),6月17日至1x日,调研组深入东乌旗嘎达布其镇尚德嘎查,就“十个全覆盖”工程开展专题调研。调研期间详细了解了“十个全覆盖”工程进度,并认真听取了牧民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及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嘎查基本情况

东乌旗嘎达布其镇尚德嘎查三面环绕镇所在地,北边与蒙古国接壤,草场总面积为71万亩,边境线长为公里。是连接嘎达布其镇与旗所在地乌里亚斯太镇的必经之地。该嘎查共有134牧户、51x人口。XX年牧业年度牲畜总数达20601头,人均纯收入达144x0元。

二、项目进展情况

1、牧区危房改造项目:该嘎查存在危房户24户,今年已落实2套转移牧民住房项目,正在实施x户危房改造项目。

2、安全饮水项目:目前嘎查共有机井32眼,简井x1眼。人畜困难饮水户51户。今年通过牧区人畜安全饮水工程3眼机电井已全部落实,即将实施津京沙源治理项目机电井3眼,XX年牧区人畜安全饮水工程机电井3眼。

3、村村通电项目:该嘎查属于偏远地区,为解决偏远地区无电农牧户的用电问题,自XX年以来,自治区在我盟境内共实施了6批次新能源风光互补通电工程,累计投资约亿元。共安装400—600瓦新能源风光互补设备37544套,解决了37x16户农牧户的家庭照明、看电视等基本生活用电问题,该嘎查风光互补发电设备基本普及,境内距常电网线5公里以内的牧户共有70户,通常电户不足5户。

4、村村通广播电视通讯项目:该嘎查卫星地面接收仪基本普及;通讯网络信号覆盖率不到40%。

5、嘎查标准化卫生室项目:现有村医1名(“赤脚”医生),没有嘎查标准化卫生室。

6、嘎查文化活动室项目:该嘎查目前没有嘎查文化活动室。

7、常住人口养老医疗低保等社会保障:目前,嘎查牧区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119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为21人,新农合参合率达100%。

x、畜棚畜圈项目:现有暖棚235间、6317平方米,棚圈10235平方米,贮草棚27处,今年将实施2处储蓄棚项目。

三、主要措施

自治区启动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后,东乌旗及时召开四次专项推进会,研究部署全旗“十个全覆盖”工程实施,有序加以推进。一是在工程推进机制上,成立了由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专职副书记为第一副组长的领导小组,并成立了由各分管领导牵头、有关部门组成的10个专项推进组和1个宣传报道组,进一步明确了目标任务和具体责任人。同时,以“条块结合”的方式推进工程开展,各责任单位负责“条”上的行业指导,各苏木镇(场)承担“块”上的主体责任,形成了整体工作合力。二是在工程整体谋划上,把“十个全覆盖”工程作为东乌旗最大的惠民工程,本着彻底改善牧区牧民生产生活条件的原则,安排专人对全旗牧区“十个全覆盖”工程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全面详细的摸底调查。按照“点上推动、面上启动,梯次推进、逐年升级”的原则,结合“美丽长廊”行动和新牧区试点建设,在征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东乌旗XX年牧区“十个全覆盖”工程实施方案》,确定了年内建设的34个嘎查。即:1个“白音”嘎查、2个示范嘎查、5个重点嘎查、26个达标嘎查。三是在工程资金筹措上,积极争取上级项目资金支持,并统筹使用扶贫攻坚、一事一议、羊肉产业、林业水利、综合开发、兴边富民等各类涉牧资金,整合各类项目资金亿元,集中投入到“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中,充分发挥资金的最大使用效益。

四、存在问题及建议

1、尚德嘎查地处高寒地区,冻层较深,地质结构复杂,地下水分布不均,水位埋藏深,水质较差,且嘎查居住人口极其分散,导致供水井施工难度大。现阶段饮水安全工程国家投资500元/人,自治区和盟两级共投资4500元/人。由于嘎查境内机电井钻井深度多为120米—1x0米之间,打一眼井加上配套设备需投资12—1x万元,每眼机电井最多能解决20人饮水困难,每眼井国家、自治区和盟里最多投资10万元,剩余资金需要嘎查和牧民自筹解决。因此,在牧区饮水安全工程国家补助标准上应给予提高。

2、尚德嘎查公路建设项目基本全部依靠自治区交通厅农 ……此处隐藏33754个字……的调研报告15

我市规划实施“十个全覆盖”的基本情况以及工程开展情况进行了详细了解。调研组还组织相关单位召开座谈会,与市政府和三区及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充分交流,委员们就村庄环境整治成果长效保持、农民生产生活习惯转变等问题提出了意见建议。随后,市政协召开八届十五次常委会议,专题听取了市政府关于全市“十个全覆盖”工程工作进展及采纳委员意见建议情况的通报。现将视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十个全覆盖”工程推进情况

20xx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全面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农村牧区“十个全覆盖”工程的各项工作要求,结合我市实际,逐一对照十项指标寻找差距,提出要高标准完成“十个全覆盖”工程。截20xx年底,全市农区危房改造完成20xx户,街巷硬化完成50.6公里,其他各项工程全部超额完成自治区下达的目标任务。20xx年,在认真总结20xx年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我市进一步推进农区危房改造、街巷硬化、农区人居环境、沿路沿线环境综合整治以及建立健全村企联动发展模式等5项重点工作。20xx年自治区批复我市危房改造xxxx户,截止6月底已完成改造xxxx户;计划完成街巷硬化xxx公里,截止x月底已开工xx公里,完工xx里;村文化活动室、村卫生室和便民超市等8项已覆盖工程在高标准完成硬件建设的基础上,正在进行软件提升。村庄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今年重点进行村内环境和沿线沿路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垃圾清理任务已经完成过半;文化广场周边及示范村道路两侧绿化已完成,正在进行普通村的绿化工作;基本完成xxx国道两侧破旧房屋、违规建筑和废旧牌匾等的清理工作,现正在进行外立面改造和绿化工作;村庄环境长效管理方面,各村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了《村规民约》,并为示范村配备保洁员,环卫工作方面初步形成了“村集、镇运、区处理”的保洁模式。

总体来看,农区“十个全覆盖”工程启动以来,我市各级领导高度重视,把“十个全覆盖”工程当做头等大事来抓,各部门积极配合,全市上下合力攻坚,各项工作扎实开展,“十个全覆盖”工程取得了初步成效,农区面貌和农区居民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20xx年以来,我市全面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农村牧区“十个全覆盖”工程的部署要求,集中力量,将农区基础设施建设与产业发展同步推进,全面完成年度各项任务,农区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升,为我市现代农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同时,我们也发现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需要完善的地方。

(一)“十个全覆盖”工程资金压力大。我市将村庄整治和农区社会事业重点工程项目也列入“十个全覆盖”范围内一并规划建设。据测算,20xx年,xx市农村“十个全覆盖”工程实际完成投资xx亿元(其中:十个全覆盖完成投资xx亿元,村庄整治完成投资xx亿元、产业带动项目完成投资xx亿元)。20xx年,我市“十个全覆盖”工程计划完成投资xx亿元(其中,“十个全覆盖”工程资金xx亿元,村容村貌整治资金xx亿元),但自治区下达xx市任务中没有街巷硬化、村文化室和卫生室、农区人居环境整治、村庄环境长效保持等项目,因此没有相应的资金补贴,资金全部由市、区两级财政承担,财政资金压力大。

(二)农区土地流转机制仍未建立健全。我市农区土地流转尚处于起步摸索阶段,流转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和欠缺。一是部分农户不愿流转,农区居民主要依靠土地收入解决上述问题的,普遍把土地视为最基本的生活保障,不愿轻易离开土地;二是农户土地比较分散,难以做到协调耕作和集约化经营,虽然绝大多数农户同意租出,但由于个别农户阻挠,导致土地得不到有效流转;三是流转市场不够完善,行为不够规范。土地流转中间平台缺乏,监管机构不健全,服务相对滞后,导致供求双方信息不畅,大多数自行流转的土地,流转手续以口头协议为主,双方利益难以得到法律保护,易引发社会矛盾。

(三)村庄环境整治成果长效保持难度大。村庄整治过程中,各区均实行了生产生活分离,农村环境卫生面貌得到了有效改善。但是,农民长期形成的生活生产习惯一时难以改变,一是集中养殖有一定的抵触情绪,感觉不方便和不安全;二是没有形成集中处理垃圾的生活习惯,随地倾倒垃圾的现象时有发生;三是秸秆就地加工设施和技术不完善,农民把秸秆拉回家和焚烧秸秆现象还有发生。

(四)农区周边环境与新农村建设不相适应。我市农区很多村庄都与一些废旧工矿区紧邻,环境清理、村庄整治难度很大。以xx区为例,一年来结合“十个全覆盖”建设,所有行政村和大部分的自然村都进行了村庄环境整治,村内环境有了彻底的改观,但紧邻村庄的一些废弃工矿区和破旧棚户区,因不属于“十个全覆盖”项目建设范围,未纳入改造,对村庄整体环境的改善造成很大影响,特别是一些沿线沿路的废旧矿坑、废弃厂房和破旧房屋,因多种问题,征拆改造难度很大,工作进展缓慢。

三、几点建议

20xx年是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的关键之年,我市应在总结工作经验,正视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以高度负责的态度,进一步加快农区危房改造、街巷硬化、农区人居环境、沿路沿线环境综合整治以及建立健全村企联动发展模式等重点工作。

(一)加强统筹规划,确保各项工程按期完成。统筹完善城乡规划设计,加强对村庄和周边环境改造建设的整体规划,进一步整合项目、资金、力量资源,将周边农业产业项目和农区“十个全覆盖”、新农区建设和城乡一体化统筹发展相衔接,提升农区整体改造发展水平。进一步强化对施工进度的管控,保证房屋建设、道路交通、管网施工、园林绿化、环卫设施等工作相互配合有序进行,避免由于沟通不畅造成的窝工、返工现象。同时,加强对施工单位的监管力度,保证工程各项验收程序的时效性和规范性。

(二)盘活有限资金,探索引进资金新途径。我市应积极整合“一事一议”、“美丽乡村”等各类支农惠农资金,发挥有限资金的最大化效益。此外,要积极探索建立“村企联动”发展机制,将产业发展和“十个全覆盖”相融合,以村为单位,提出村级支柱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支持政策和利益联结机制。探索通过PPP合作模式,培育村企联动的发展模式,积极引进社会资本,引导村集体通过土地承包、租赁、入股等形式,盘活集体资产,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增强村集体自我“造血”功能,从而反哺“十个全覆盖”建设。

(三)积极完善机制,推进农区土地流转工作。一是加强农区居民生活保障,实行土地流转最低保护价和片区指导价制度,原则上每亩协议流转价格不得低于当地农民常规经营收入。在现有各项补贴的基础上,政府再给予适当的补贴,提高农户参与土地流转的积极性。对参与土地流转的特困农户,给予低保、养老等政策方面的倾斜,以切实保护农户的土地收益;二是强化宣传协调工作,进一步加强农区土地流转宣传,做好流转服务,并在基层成立土地流转纠纷仲裁机构,有效调解农村土地流转纠纷,维护农区社会稳定;三是完善土地流转机制,利用土地流转服务中心,规范土地流转行为,切实做好农区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避免由于土地“四至”不清、账实不符产生纠纷。制定土地流转标准合同格式文本,严格流转合同登记备案制度,推动建立健全合法有序的土地流转体系。

《十个全覆盖的调研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